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12年6月,由西北师范大学原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发展而来。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兴起的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是学校培养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摇篮,服务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建设的高地,展示西北师范大学风采的重要窗口。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实践并重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大力提升学科水平,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优秀的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为政府制定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政策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理论支撑。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坚持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管理科学4个本科专业,涉及管理学、法学2个学科门类。有西北地方治理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社会学、公共管理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社会学、公共管理2个甘肃省重点学科。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20余人,研究生近500人。其中留学生10余人,到台湾等地大学的交流生10余人。2013年,在教育部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评估中,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评估获得优秀。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建设。现设行政管理系、社会工作系、社会保障系等3个系,社会工作与公共管理实验中心、现代管理实验室和案例制作室等3个教学辅助机构。建有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全国妇联批准设立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研究中心;MPA/MSW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甘肃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研究中心。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内设社会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社区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机构,1个西北地区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有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建的“西部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委组织部共建的“兰州市城关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2个合作共建机构。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专职教师3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14人,高职称教师共计21人,占教师比例的60%;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985、211高校的博士和在读博士20人,获得硕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14人。3名教授为甘肃省333和555创新人才;1名教授为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3名教授为甘肃省第二层次领军人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还聘请外籍专家和校外专家学者30余人为兼职教授。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良好的学术传承,重视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学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已逐步形成了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良好风尚。近年来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统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民族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30余项。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承接横向课题20余项。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强调学以致用,致力于为地方发展发挥作用。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甘肃卷》,编制《甘肃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兰州新区十三五教育等六项事业发展规划》,举办多期甘肃省高等学校校园和甘肃省教育系统安全培训班,兰州市城关区社区书记、主任“公共管理能力”培训班等。多人受聘担任甘肃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评审咨询专家、中共甘肃省委政法委咨询专家、甘肃省民政厅咨询专家、甘肃省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戒毒教育指导工作咨询专家、“兰州市刘燕名班主任工作室”专家顾问等,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不断拓展国际视野,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与美国、日本、挪威、芬兰等国家和港台地区有关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赴上述国家、地区做高级访问学者或开展学术交流。美国、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大学的一些著名学者经常性地来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学、交流。2013年,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合作,成功举办了2期“中国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俄罗斯联邦政府公务员培训班。近年来,学生间的国际交流逐渐开展,取得一定成绩。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将全面、深入、持续贯彻“人才强院,科研兴院”和“人人参与,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坚持为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以“追求卓越、创造价值”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为目标,做强基础理论学科,做实应用性学科,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向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迈进。
专业方向 | 所属专业 | 学院 | 类型 | 班型 | 学制 | 学费 | 报名状态 |
---|---|---|---|---|---|---|---|
公共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MBA) |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2.5年 | 3.60万 | 报名中 |
公共管理 | 工商管理(MBA) |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2.5年 | 5.68万 | 报名中 |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