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
近年来,云南大学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按照“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总体要求,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实施综合创新战略、人才强校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合作共建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着力推进“树木树人计划”、“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云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文、史、哲、经、法、教育、理、工、农、医、管、艺术等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学校民族学排名第2,生态学排名第6,政治学排名第10。微生物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云南大学下设个26个学院、9个研究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682人,研究生13537人。有本科专业92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9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省级研究中心,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4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工2899人,专任教师1691人,其中院士4人(含双聘、特聘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5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3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1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云岭学者”10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4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4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103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0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0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5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创新团队12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5个。
近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8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有10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文、理科版等学术刊物,其中,《思想战线》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
云南大学积极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修建“中缅油气管道”报告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并付诸实施,“跨境生态安全和国际河流研究”成果为水资源问题和国际河流问题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污染河流治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等研究成果在高原湖泊治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大学占地面积4551.8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81.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32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42余万册。云南大学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面向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
专业方向 | 所属专业 | 所属学校 | 类型 | 班型 | 学制 | 学费 | 报名状态 |
---|---|---|---|---|---|---|---|
法律(法学) | 法律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3年 | 2.40万 | 报名中 |
法学 | 法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1.40万 | 报名中 |
工程管理 | 工程管理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3年 | 3.60万 | 报名中 |
公共管理 | 工程管理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2.5年 | 3.60万 | 报名中 |
旅游管理 | 工程管理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3年 | 3.60万 | 报名中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MBA)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3年 | 5.40万 | 报名中 |
会计 | 会计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3年 | 3.60万 | 报名中 |
会计学 | 会计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90万 | 报名中 |
财务管理方向 | 会计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1.5年 | 2.40万 | 报名中 |
国际金融贸易与税收方向 | 金融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20万 | 报名中 |
经济学 | 经济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5年 | 2.00万 | 报名中 |
城市经济与物流管理 | 经济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50万 | 报名中 |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20万 | 报名中 |
历史学 | 历史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1.40万 | 报名中 |
外国语学英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3.00万 | 报名中 |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 | 工程 | 云南大学 | 专业硕士 | 周末班 | 2年 | 2.10万 | 报名中 |
教育学 | 教育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1.40万 | 报名中 |
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 | 教育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70万 | 报名中 |
基础心理学 | 心理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30万 | 报名中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 | 云南大学 | 同等学力 | 周末班 | 2年 | 2.90万 | 报名中 |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