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同等学力申硕 安徽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联系电话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同等学力申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渊源于1960年成立的“无线电系”,伴随着安徽大学的发展,几经院系调整,2010年5月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更此名。经过国家“211工程” 及国家“双一流”的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已成为安徽大学信息学科群的核心力量,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建设的 能力显著提高。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建有“电子 科学与技术”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和“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 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4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 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 “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电路与 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与通信系统”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和“集成电路 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设有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设计平台、安徽省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等,与Mentor Graphics、Synopsys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实验室6个。

近五年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项、国家“863计划”8项、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项目83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9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国防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5人(专任教师92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9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42%;师资队伍中,国家优青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人选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大学资深教授1人、安徽大学二级教授4人,聘请中科院孙怡宁、吴福朝、黄文江等2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席教授和兼职教授,建有院士工作站一个。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专业人才创造了优良的科研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条件;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开展“2+2”本科交流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便捷的国际交流平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和1个安徽省省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并通过了两轮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年与2018年),“通信工程”专业是安徽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在校本科生1839人、硕士研究生424人、博士研究生24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屡获佳绩;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的主要去向为科研院所、高校、政府行政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率保持在30%以上。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首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先后获得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安徽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目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正群策群力,团结奋进,为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热门简章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学院 类型 班型 学制 学费 报名状态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同等学力 集中班 3年 2.00万 报名中
集成电路工程 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2.5年 3.00万 报名中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2.5年 3.00万 报名中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宋老师

  • 电 话:

    400-8032-898

  • 微 信: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