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895 年成立的北洋大学矿冶学科,于1952 年由北洋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冶金学科组建而成,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211 工程”、“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学科基础雄厚,冶金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12 年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冶金工程列本学科第二。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现设有本科冶金工程专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6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冶金学科成为特色突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一级学科。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科的定位是:1)夯实基础理论创新,重视冶金工程和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在若干方面寻求重大理论突破,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学的发展,驱动冶金工业技术进步;2)传承“钢铁摇篮”育人文化,为冶金工业和高校培养和输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成为中国和世界冶金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3)与冶金企业协同创新,开发冶金新技术和高性能钢种,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走在国际前沿,为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提供冶金技术支撑;4)强化冶金过程节能减排研究,积极开发智能冶金新方向,开展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网络化冶金创新研究,使新方向的创新成为驱动冶金学科和冶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发动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科的目标是:保持冶金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冲刺国际前列,打造国际一流学科,成为世界冶金教育与科研的中心。
冶金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包括:1)师资力量雄厚: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36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 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 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 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名、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 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学者2 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 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 人、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 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 人;外籍教师中海外名师1 人、“外专千人”1 人、高端外国专家1 人。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进修经历;2)科研平台一流:“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均依托本学院建设。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是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炼钢分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及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的挂靠单位。拥有约2.1 亿元的大型先进仪器设备;3)产学研成果突出:过去五年,科研经费合计3.3 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 项,其中重点基金11 项,优秀青年基金3 项;5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课题;与多个企业签订千万级研发合同;发表学术论文2297 篇、其中SCI 论文1038篇;授权专利202 件,其中33 项实现落地转化;出版专著12 部(1 部国外英文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省部级奖项61 项;4)国际化建设卓著:过去五年,启动全英文课程3 项、聘用3 名外国教授长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年培养留学生17 人;10 人次在国外知名大学任兼职教授;11 人次担任国外期刊编委;国际合作课题总金额1732 万元;国外钢铁企业技术高管班接受本学科培训一次;在钢铁冶金方向的国外四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从2012 年开始达到并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秉承北京科技大学“求实鼎新”的校训,依托冶金学科优势,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冶金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了徐匡迪、刘淇、黄孟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魏寿昆、李依依、周国治等中科院院士,殷瑞钰、毛新平等6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德容、刘明忠、于勇、唐复平、孙国龙、钱刚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国家特大型或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杨天均、贺友多、董元箎、李保卫、李家新、杨斌、倪红卫、王建中、鲁雄光、安胜利、朱立光等为代表的数名冶金高校的校长、书记。2012 年以来,培养本科生1016 名、硕士生1127 名(含企业工程硕士353 名)、博士271 名。
近年来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为国家的钢铁工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学科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并最终成为世界冶金教育与科研中心。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