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现有教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教授17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5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30人。有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及洛阳市优秀专家等15人。
农学院下设农学系、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资源环境科学系、种子科学与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农场等7个教学单位。设有农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农学、生物技术、经济信息管理等3个独立本科段自考专业。农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营养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保护等2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现有作物学、生态学等2个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种质创新和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洛阳市旱作与节水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牡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洛阳市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洛阳市植物营养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和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以及洛阳市作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牡丹培育与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道地药材繁育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地厅级科研平台。
“十一五”以来,农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的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达3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国家科技部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120余项,其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8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24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13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著作120余部,其中,主编4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农学院十分注重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
农学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质量”的理念,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把学生分为科学研究型、技术推广型、管理服务型3个模块实行动态管理,因材施教,全程实施导师指导,潜移默化培养“顶天立地,艰苦奋斗”的农学精神。在大学生“挑战杯”,SRTP训练项目等素质拓展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建院以来,学生每年考研录取率均超过30%,一半以上进入中科院及“211工程”重点院校深造,同时也为区域农业发展输入了大批推广应用复合型人才。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