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中文科)是1932年伴随着广西师范大学诞生而最早成立的系科之一。在86年的发展历程中,陈望道、逯钦立、穆木天、冯振、林焕平等先贤会通开新,彪炳学界,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几代学人薪火相传,开拓进取,形成了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科特色鲜明、教学科研优势突显的优良传统。2014年11月,依托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和文学院的深厚积淀,建立和文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机制的又一新的发展平台——新闻与传播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院传承弘扬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创新业绩:1981年获汉语史、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授权(是广西最早一批获得授权的硕士点,也是我校最早的2个硕士点),1995年获批“国家文科基地(中文)”,2006年获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2012年获准设置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师资力量持续增强。文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 5 个;“广西政府特聘专家”高水平科研团队4 个,“广西高校卓越学者”科研团队 1 个。86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3人(二级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3人),69%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广西终身教授1人、广西自治区特聘专家4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
学科专业优势明显。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广西“双一流”建设学科、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进入全国前30%。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写作学、文学传播学2个目录外方向)和美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语文〕、出版3个专业硕士点。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广西精品专业和广西优势特色专业。还建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中文)、桂学研究2011协同创新中心、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八桂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研育人平台。
科学研究获重大突破。近五年来,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重大招标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科顶尖期刊论文9篇,学科权威期刊论文40余篇,其他C刊或中文核刊论文250余篇);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项。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八十六年薪火相传,文学院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学学科人才培养重镇,培养了近2万名各层次中文人才,其中不乏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才,包括全国知名学者(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全国知名作家、杰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等等;同时为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端汉语人才。
截止2017年底,文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38人,其中本科生2039人,硕士研究生(含博士)499人;有留学生89人。已形成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并存的办学结构,在国内及东盟国家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近五年来,文学院致力于为地方语文基础教育改革服务,探索构建的“三位一体 全员分层”语文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服务广西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多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打造了“高校公共文化志愿进‘三馆’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并获文化部奖励,率先垂范全国高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打造了在全区乃至全国颇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新西南剧展”;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为地方文化申遗、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安全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国际教育与交流特色凸显。文学院大规模开展国际教育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学校、也是全区留学生教育的排头兵。近五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形成鲜明特色与优势,与我院合作的海外实习基地(点)达数十个,实现全员海外实习,学生培养在海内外享有良好声誉。面向东盟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3+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走出新路,目前已与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多所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已先后成功派出近百名交换生,从2016级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将全员实施“3+1”中外合作培养。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培养与支持力度,近五年来,文学院共有10余位教师先后赴国外任教、访学,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拓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教师近30人次。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