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时的精密机械仪器系,1984年成立机械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机电工程学院名家荟萃、人才辈出,王大珩院士、王立鼎院士、熊大章教授等曾先后执教于机电工程学院。他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科研成就、超凡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促进了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机电工程学院下设三系一部四所二中心二基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机械基础教学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仿生机械研究所、机电工程技术研究所、制导与对抗技术研究所;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和长春理工大学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机电工程学院自筹)。机电工程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门,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优秀课7门,校级精品课7门,校级优秀课8门;建成“机械制造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教学团队及“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校级教学团队。拥有机械工程博士一级学科, 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2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为吉林省重点学科,也是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建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德激光加工技术培训中心、吉林省精密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精密微制造、检测及装备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设计与研究科技创新中心等学科平台12个。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38名,其中,双聘院士2人,教授32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管高级专家”2人、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2人、长白学者2人、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教师奖”1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机电工程学院现有学生2091人,其中,本科生1607人,硕士生391人,博士生77人,留学生16人。
机电工程学院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兵工高教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近5年,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承担973、合作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及省部科研项目263项,科研经费达2亿元,获得省部科技进步奖13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四大检索收录200余篇,申请专利168项,授权42项。
机电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思维宽广、知识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工程专业人才。机电工程学院秉持育人为本、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以上数据统计到2017年9月)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