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10月,由原信息系和原政法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合并而成。建院之初教学办公地点在文科2号楼,2008年1月搬至南院管理楼。建院以来教学、科研水平迅速提升,学科学位建设步伐加快,总体实力迅速增强,已经成长为学科涵盖面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管理学院现设图书馆学、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经济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财经商贸方向)2个专业学位授予权。管理学院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图书馆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5个教研室,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管理实验室2个教学中心。
管理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图书馆学专业1985年开始招生,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电子商务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管理学院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政治经济学1993年获批,图书馆学2003年获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2010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6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2010年获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财经商贸方向)专业学位授予权2015年获批。
2012年,在整合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按照专业基础、专业模拟、研究创新性不同层次要求,完成了六个实验室的建设: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实验室、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实验室和企业运营与物流管理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45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400余万元。包括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投影仪、激光打印机等各种设备总台数500多台,大型教学软件20余套。管理学院资料室各类藏书10000册、专业期刊40余种。
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 3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7人,16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此外还聘请了部分学术造诣深厚并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
在校本科生615人,硕士研究生143人,其中公共管理硕士(MPA)70人。管理学院有着综合学科的整合优势,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互补,实践性强,优势突出。管理学院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在学生培养方式上,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继续深造发展能力。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2014年,辽宁本科专业评估中,管理学院四个参评专业的评估结果都在中等以上。管理学院明确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实践与科研工作。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和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学生竞赛,近几年,年均1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竞赛奖励,并获得邮储银行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大赛全国一等奖。 在本科生中开展众多的课外活动,打造学生文化,如班级文化节、新生才艺大赛、叠被大赛、安全知识竞赛、辩论赛、精品社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了大学生活,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2015年,MPA(公共管理硕士)教指委对第四批、第五批等培养院校进行合格评估,管理学院顺利通过合格评估。管理学院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为各级政府、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管理学院坚持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学、科研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教师年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篇,年均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等30多人次。不断拓宽向企业和社会服务领域,积极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决策服务,多篇咨询建议获得省、市领导批示,管理学院的服务能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风雨兼程,不畏困苦——是管理人的作风!敢于担当,无私奉献——是管理人的态度!团结求实、博学创新——是管理人的信念!
按照“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学院将国际化管理研究与本土化管理实践相结合,构建院、企、政府紧密结合的管理教育、研究与应用平台,力争建设成为优势学科领域领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水平、现代化的管理学院。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