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学院是西南科技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前身为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开办的非金属矿床开采专业和地勘专业;1978年发展成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的非金属矿系;1993年学校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后非金属矿系分为环境工程系和资源经济工程系(1998年资源经济工程系又更名为城市建设与国土资源系),2000年学校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后,环境工程系和城市建设与国土资源系分别改为环境工程学院和城建学院;2005年1月,由原环境工程学院和城建学院组建成为现在的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现在,环境与资源学院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特色、以应用型高级工程建设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研究型工科学院,具有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环境与资源学院现设环境工程系、矿业工程系、地质工程系、矿物加工工程系、安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等七个教学系和一个中心实验室,并设有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矿物材料加工及应用研究所、非金属矿研究所、国土资源利用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机构。环境与资源学院现开设有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以及矿物加工工程共8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地质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与资源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矿业工程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环境与资源学院拥有“固体废弃物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其开发利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烟气脱硫工厂技术中心—西南科技大学烟气污染测控分中心”、 “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及“环境工程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大批重要的教学科研实验研究平台。同时,环境与资源学院还自建或与企业共建了“工程勘察与检测试验平台”、“数值模拟与数字试验中心”、“岩土力学实验中心”等30余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环境与资源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引进、提高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修养和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环境与资源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人,学科方向有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38人,博士69人,博士生导师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员6人。还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董事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聘请了30余位校外资深专家作为环境与资源学院兼职教授;并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聘请了一批海外学者为环境与资源学院客座或兼职教授,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联合科研等方面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环境与资源学院2011年全院教职工合影
环境与资源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方位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及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办学理念上积极拓展思路,利用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和绵阳科技城的独特优势,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所以及长虹等董事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聘期了傅依备、刘宝珺院士在内30余位校外资深专家作为环境与资源学院兼职教授,并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聘期了一批海外学者为环境与资源学院客座或兼职教授,指导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联合科研等,极大地促进了环境与资源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近三年来,环境与资源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盟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6000余万;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近400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15部,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省部级鉴定验收7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
几十年来,环境与资源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环境与资源学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环境与资源学院正紧紧抓住博士点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强学科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