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同等学力申硕 贵州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联系电话

贵州大学法学院同等学力申硕

贵州大学法学院前身为1942年成立的国立贵州大学法商学院,1952年因全国院系调整停办,与兄弟学校的法学专业合并组建成西南政法学院(即今天的西南政法大学)。1980年经教育部和司法部批准,贵州大学法学专业得以复建。自复建以来,法学院师生团结奋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全国近700所法学院(系)中比较优势日益明显。学院不仅有省级示范性专业和省级重点学科,也是教育部法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教育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法学院被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为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复合型、应用型)。2017年,法学院法学专业入选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2018年,法学院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我省法学学科无博士点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5人,法学博士3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后备人选2人,校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10人。

法学院复建之初积极开展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学专科教育。1997年获得贵州省首个法学硕士点(民商法)后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2004年至2005年在省内率先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当前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本科生人数的两倍。自复建至今,法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法律专业毕业生。多名毕业生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如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称号的蒋庆,根据其生前事迹拍摄的电影《美丽的黑蝴蝶》在人民大会堂公映。除了蒋庆等在全国引起巨大影响的毕业生以外,我院其他毕业生大多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据统计,贵州省内的政法系统中,接近50%的人员在贵州大学接受过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法学教育和培训。近年来,法学院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上大胆创新,积极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法学院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数每年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每年均有研究生到国内外著名法学院校攻读博士学位。在全国法科毕业生就业低迷的情况下,我院学生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校一等奖或二等奖。

法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自2008年至今,已出版近50部专著和教材,公开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千篇(其中法学类重要刊物论文数十篇),承担和完成各类科研课题近20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关于人格物、人权、多元化纠纷解决、矿业权以及生态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在全国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在学术交流方面,法学院先后承办了海峡两岸民法高端论坛、2015年中国宪法学学术年会以及2017年中国商法研究会海峡两岸商法高端论坛等。

法学院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自2008年以来,承担了《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和《贵州省公路条例(草案)》、《贵州省旅游条例(草案)》、《贵州省大数据发展与应用条例(草案)》等多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多名教师担任贵州省人大、贵州省人民政府、省纪委、省政法委、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法律顾问或咨询专家,两名教授出任贵州省首届法官和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

中国目前进入了全面法治的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贵州大学法学院将坚持“法本于德,行以弘道”的院训,以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担负起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理论研究的光荣使命,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充当好地方法治建设的思想库,努力建成在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法学院。

热门简章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学院 类型 班型 学制 学费 报名状态
法律硕士 法学 法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2.00万 报名中
非法学 法律 法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3年 3.60万 报名中
法学 法律 法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3年 3.60万 报名中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宋老师

  • 电 话:

    400-8032-898

  • 微 信: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