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1994年创办法学本科教育, 2008年正式成立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坚持“法律+科技”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现已形成法学本科、双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乘风者抟扶摇而上”,法学院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坚持法学特色学科带动主流学科整体发展的思路,以夯实的基础力求全面发展,近年来,根据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法学院重点建设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带动国际法、民商法、法理学和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环境法等学科协调发展。
“不拘一格育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教学特色提升人才质量。学院注重国防科技、人工智能、网络科技与法律的交叉融合,设计了一系列“法律+科技”的特色课程。法学“法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获批教育部“法律实践教学基地”项目,通过与20多家政府单位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加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次在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竞赛获得冠军和最佳辩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科实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法学院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法学院和法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国家留学基金第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承担单位,学院每年选派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短期访学或攻读学位。学院每年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参与教学,同时设立国际法全英文专业,课程对所有法学专业学生开放。
“直挂云帆济沧海”,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将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矢志奋进、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法天法地、弘道弘仁”的院训,共同铸就了北理法律人文理兼修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面向未来,北理工法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力争走向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创建一流法学院!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