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前身汉语言文学系与母校同龄,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设立的师范专业之一。
1954年,汉语言文学系随母校一起迁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过多年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师资力量较强、学术影响较大的专业之一。马国凡、宋萧平、屈正平、雷成德、温广义、可永雪等一批著名学者、专家先后执教于本专业,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02、2003年分别增设新闻和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2012年,秘书学获批为本科新增专业,于2014年招生,就业情况良好。1999、2009、2013年分别增设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业已形成了研究生、本专科、成人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等不同教学层次,以及融教学、科研、师资培训、职业技能训练、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模式。
2003年2月,文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系、汉语系、新闻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和秘书学系,并设有语言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新闻与影视研究所、人文教育与实践教学中心。2016年1月,新闻系由我院剥离,与蒙古学学院、传媒学院相关学科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我院拥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社科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在职教职工6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6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近300人,教育硕士近100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60余人,函授学员200余人。文学院还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承担了高级秘书及公关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工作,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办学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态势。
文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有博士和在读博士20余人,5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明德教师奖”获得者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1人。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杨义、李修生、王岳川、李德山、黄征、舒乙、查洪德、赵金铭、刘 壮、刘海贵、严三九、钱江、胡北等为我院兼职教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2006年以来,文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17项,教育部课题8项,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21项,内蒙古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7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15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0余部;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余项。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