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同等学力申硕 上海财经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联系电话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同等学力申硕

   上海财经大学的人文教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百年之久。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开办时,就已经开设了文史哲类课程(国文、国语、中国通商史、伦理学),由柳诒征、王伯沆、顾实等国学大师主讲。1921年,南高师商科迁沪,由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发展至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在延续“南高学风”深厚的文史哲传统的同时,本校开始开设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劳工问题)。1930年,社会学与国文、近百年史、逻辑学共同成为全校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1932年,本校独立成为国立上海商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商科学府,同年开办新闻专修科,学制2年,拥有教授5人,培养学生100余人,出版学术期刊《报学》,并组建有新闻学会。1934年,新闻专修科拟升格为新闻学系,以《申报》编辑部主任、近代著名报人赵君豪为主任,因教育部门实行院系调整而被迫停办。其后,尽管人文学科并未以院系的方式独立,但文史哲和新闻学、社会学等系列课程始终存在,奠定了百年上财深厚的人文基础。

       建国以后,国立上海商学院先后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相关人文学科师资被整合入政治教研组,经马列主义教研组、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等阶段,逐渐发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60年代,学校建立普通课教研室,下设汉语教研组,其后发展成为基础部汉语教研室。2000年6月,学校决定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基础部汉语教研室为主体成立人文学院。12月12日,人文学院揭牌,是年起招收本科生。2006年4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批成立。2011年5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人文学院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及其相关人员并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201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学院分离。2016年6月,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改制为哲学系。至2017年,人文学院下设5个系(哲学系、中文系、经济新闻系、经济社会学系、历史系)、1个中心(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中心)、1个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1个培训部。人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近60名,辅导员2名,行政管理人员6名。有50余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29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学科点与科研基地俱全。先后建成经济新闻、经济社会学等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哲学、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经济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专门史等),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史学以及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人文学院另有1个国家级学术组织机构(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2个省部级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校级科研基地和团队(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和经济哲学科研创新研究团队),7个院级研究机构(中华儒商中心、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理论原创中心、数据财经新闻教研中心、人文讲坛和经济文化研究所)。

知名教授和学者

      十多年来,人文学院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重点引进与自主培植并重的发展路线。

哲学教授

(1)张雄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国家文科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享受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课题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1985年以来,在国内学术界提出的创新观点主要有:忧患意识论、历史转折论、非理性与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哲学传统、现代性逻辑预设的查审、货币化生存世界的哲学批判、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事件经济与事件文化等。  

(2)鲁品越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科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享受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课题首席专家,首批国家社科优秀文库入选专家。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东南大学教授,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3篇。  

(3)章忠民

      上海市第六届党建研究理事会特邀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特聘教授,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特聘专家。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论文专著80余件,其中国家权威10余篇。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市委办级十余项。在教研中,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新提升国家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探索黑格尔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新问题,探新黑格尔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并提供解决道德危机的思路。作为东方讲坛名师,深入20余大学所高校和10余个区县作百余场讲座报告。

(4)卜祥记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文科三级教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主任(常务),人文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经济哲学、《资本论》的哲学思想、生态哲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主持人。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8篇,代表性学术专著2部:《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马克思早期经济哲学思想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三等奖4项,上海市社联年度推介论文1篇。

(5)范宝舟

    哲学博士、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伦理学教授

(1)徐大建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西方哲学、经济伦理、企业伦理等。受商务印书馆委托翻译汉译名著多部并出版。

(2)郝云

       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伦理学会理事、上海伦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经济伦理学、企业伦理学研究。1992年-199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2006年3月,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于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本特利大学(Bentley  Univercity)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

逻辑学教授

马钦荣

       原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逻辑学会会长。 简历  1982年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并留华东师范大学工作。1988年2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1991年8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1993年2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4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2004年7月起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学术专长:  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史, 在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史、哲学等领域独立或参与完成论著二十余篇(本)。

文学教授    

(1)吴炫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理论原创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原创》主编。兼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只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文学批评、美学、文化哲学、伦理学等。建立了在全国理论界独树一帜的打通文、史、哲的否定主义理论。理论影响力延续数十年,科研成果社会评价、引用论文800篇以上,其“穿越现实”、“独象”等观念和方法不仅被一些学者运用于哲学和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也在理科、工科、建筑等领域被一些学者有所运用。A类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2)李笑野

       文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专业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文化哲学方向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主要在《周易》、《诗经》、诗歌史诸领域。

(3)李桂奎

       文学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复旦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明代文学学会理事、《儒林外史》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是明清小说、古代文论,尤其致力于“中国写人学”构建与研究,力求激活传统写人话语,推动学术范式向本土化、自主性转型,出版《中国小说写人研究》(三联书店2015年版);同时致力于“中国叙事学”研究,出版《传奇小说与话本小说叙事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书店2009年版)、《元明小说叙事形态与物欲世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现正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各1项;已经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李贵

       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博士,日本大阪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文系副主任,2016年度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特任准教授。主要获奖:教育部社科优秀著作三等奖、上海市社科著作一等奖(集体)、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完成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在研国家社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研究领域:唐宋文学、古代文章学、禅宗文化。

(5)张觉

      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主任,对外汉语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兼任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子藏》编纂委员会委员,著有《张觉述作集》系列。主要研究领域:古典文献学、文字音韵训诂学、诸子百家学说、古文献研究方法等。

史学教授

(1)徐国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社会学术任职主要有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口述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秘书长等职。先后到美、日、韩、马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等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研究方向主要为史学史及史学理论、中国文化思想史、徽学等。独著和合著学术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中国现代史》、《明清史》和《教育史》全文转载12篇。获省部级社科一等奖(重要参与者)、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教研项目5项。

(2)王志明

      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制度史  ,于雍正朝政治研究心得较多,代表性著作《雍正朝官僚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代表性论文有《雍正帝整饬福建粮仓与吏治》(《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北,21卷4期,2009)、《雍正年间的邪教邪术》(《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12月号)、《雍正帝选官人事权》(《清华学报》,新竹,新33卷第2期,2003)、《雍正反腐败的政治极限》(《江汉论坛》2004年4期)、《嘉庆朝引见文官分析》(《北大史学》第19辑,2015)等。

(3)盛邦和

      历史学教授盛邦和,国务院特贴享受者,博士生导师,改革开放初期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史学博士。曾留学日本多年。全国日本史学会思想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首届),上海史学会理事,上海中日学术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上海日本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人文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东京大学国际关系论研究室外国人研究员,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日比较文化史、东亚文化与现代化等。  

新闻学教授  

林晖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助理。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支持项目。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学概论》,参著教育部研究生教学推荐用书《当代西方新闻媒体》(第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  

社会学教授  

张彦

      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科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区发展学会理事等。国内较早提出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经济社会学。

艺术学知名学者  

(1)阮弘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人文素质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上海大学生艺术团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艺术指导。领衔的校大学生民乐团队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2)徐润涛

      国内著名歌唱家徐润涛,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歌剧院签约演员。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和大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专职教师。青岛奥帆赛主题歌演唱、录制者,“第41届贝里尼国际声乐比赛”金奖获得者,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男高音领唱,市核心领导带队的春节慰问演出团重要成员。现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人文素质艺术教育中心。负责指导的校大学生合唱团、歌剧团、话剧团、舞蹈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多次获金奖和优秀组织奖。

影响学院发展历史的十个重要事件

在人文学院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下10个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2000年9月人文学院挂牌成立,使我校人文学科发展第一次拥有了二级学院的发展平台;
(2)2002年以来引进6名教授,为人文学院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架构了关键性的柱石;
(3)2003年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上海财经大学乃至全国财经类院校无哲学学科博士点的历史;  
(4)2007年,《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根本要求》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结束了我校无国家重大课题的历史;  
(5)2007年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基地获批,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学院发展进入国家平台;
(6)2008年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哲学学科)获批,使我校在原有三个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文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  
(7)2010年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
(8)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成立;
(9)2011年搬迁至新大楼,使教职工教学科研环境得到了实质性改善;
(10)2012年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成立,会长及研究会办公机构常设在人文学院,标志着我校经济哲学研究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学术成就和重大学术活动

      近年来,全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哲学动态》、《文学遗产》、《学术月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权威出版物刊发学术论文109篇;在各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30余篇;出版专著87余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纵向课题50余项,横向课题21余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项目1项。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二、三等奖46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著作1部。2004年以来,人文学院和校现代经济哲学研究基地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全国财富哲学高级研讨会”;院社会学系与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国际经验与上海选择”高级学术研讨会,在国内极具反响。  


国际学术交流

      人文学院积极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会开展广泛的学术合作交流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聘请世界知名专家提供学院特聘教授,选派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各类校际交流项目以及国家留基委的“三个一工程”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热门简章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学院 类型 班型 学制 学费 报名状态
影视产业金融管理与投资分析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1年 12.80万 报名中
投资分析与风险战略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金融管理与投资分析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证券投资与理财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影视产业资本运营班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1年 12.80万 报名中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经济哲学研究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财务经济与管理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金融计量与风险控制方向 经济学 人文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3.80万 报名中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宋老师

  • 电 话:

    400-8032-898

  • 微 信: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