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82年创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大工程观”理念的指导,历经三十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具有多材料门类、在省内高校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4个。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1年成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6年材料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三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格局。1982年创办第一个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2年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授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资格,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4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一批毕业生成长为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技术管理骨干,多名校友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贯彻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科特色和发展要求,内培外引,精准施策,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体系,提升学院师资队伍实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超过70%。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95%,超过73%的教师具有境外研修经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全校保持领先。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此外,还有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实力增势强劲,先后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每年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0余件。年度科研经费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在国内外材料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和科研设施齐全。材料实验及测试楼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有材料成型加工中心、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江苏省光电热能量转化材料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数十个专业实验室和研究室,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超过6000万。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