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职研究生 浙江在职研究生联系电话

浙江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浙江授课点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共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6个独立设置的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共6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并可授予工程硕士(共13个工程硕士领域)、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拥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资格。在纺织、服装、机械、艺术等方面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目前,浙江理工大学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3100余人。

浙江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已形成了以材料与纺织学科群、机械与信息科学学科群、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科群、理学基础科学学科群、经济与管理学科群、艺术与设计学科群、人文科学学科群等为依托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浙江理工大学拥有1个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文化厅重点研究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8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示范高校。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近十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近三年获省部级奖励120余项。学科群建设的鲜明特色、合理的激励机制、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设备条件,保证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浙江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37人、副高职称人员605人。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62人,学术型硕士生指导教师534人,专业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369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秉承“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坚持“拓宽视野、交叉集成、激励创新、发展个性”的培养思路,努力将研究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坚持走内涵式发展改革道路,优化学科学位点结构与布局,努力提升学科水平;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以导师负主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完善学位基本要求、培养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案,健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品格教育,将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建立了与国家研究生投入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奖助体系,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及学术活动;定期选派研究生赴企业、政府挂职实践锻炼,已经形成以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为内核的校园文化,为把研究生培养成为能力卓越、品格高尚的社会精英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

浙江理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各类留学生规模达到460余人。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类型与模式的多样化、国际化特色日益明显,打造了以"原创、致用、品质"为核心的特色研究生教育。

热门简章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所属学校 类型 班型 学制 学费 报名状态
文化事业管理 工程管理 浙江理工大学 专业硕士 周末班 3年 4.50万 报名中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MBA) 浙江理工大学 专业硕士 周末班 2.5年 4.80万 报名中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浙江理工大学 同等学力 周末班 2年 1.00万 报名中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 浙江理工大学 同等学力 周末班 1.5年 2.00万 报名中
最新资讯 指南 动态
SSI ļʱ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宋老师

  • 电 话:

    400-8032-898

  • 微 信: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