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梁桂、校长孙其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建校79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业绩。合并组建10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断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现设有23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63个本科专业,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2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有教职工4506人。其中,专任教师1665人,专职科研人员272人;教授347人,副教授426人;博士生导师379人,硕士生导师933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8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3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已发展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4名;国家级教学团队5支,省级教学团队12支;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多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914人,各类研究生9000多人,其中学历研究生7050人。建校近80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2万名,有15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