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是学科体系完备、专业实力雄厚的语言文学研究和一流人才培养重镇,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跻身A类,办学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我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于50年代亲手创建。1981年即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著名学者胡明扬、王国璋、谢自立、陈复华、周生亚、楚永安、瞿霭堂、郭锦桴等人都曾经在此辛勤耕耘,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语言学专门人才,取得了丰硕的、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语言学类的传统学科,设有汉语史、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古文字学等研究方向,学科学人辈出,成果丰硕,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博导生导师4名,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人员专业分布全面、合理,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历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路向与风格。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地区分布来看,以北京为主;从单位分布来看,大部分在政府机关、高校、新闻、出版单位,也有一部分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
【课程安排】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公共课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公共课 |
语言基础 | 公共课 |
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方法课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方法课 |
语言调查方法 | 方法课 |
中国古代典籍研读与分析 | 学科基础课 |
历史语言学 | 学科基础课 |
中国语言学史 | 学科基础课 |
历史句法学 | 专业课 |
汉字学 | 专业课 |
音韵研究 | 专业课 |
词汇学 | 专业课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专业课 |
简帛碑刻文献研读 | 专业课 |
《说文解字》研读 | 选修 |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专题 | 选修 |
古文字学研究史 | 选修 |
【教学办法】
据疫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上课安排: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课时间:上午9:00—下午16:30(午休时间约为1.5小时)。
【学习期限】
【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受教育背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符合入学要求。
大专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若确实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经学院审核认可,也可参加在职课程培训班的学习。
【收费标准】
【证书】
完成规定的学习项目并经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统一颁发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结业证书,证书编号可登录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人大培训)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