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在职研究生 宁波大学在职研究生联系电话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在职研究生

学院历史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是宁波大学各院系中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宁波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科(原宁波师范学院化学系的前身);1996年10月,“三校合并”(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后,成立宁波大学化学系;2000年5月,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宁波大学理学院,设为化学系;2005年12月,化学系从理学院独立出来,成立了现在的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系所设置与学科平台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目前设有三个系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各系下设研究所从事具体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具体的系所设置为:化学系(下设医药生物材料研究所)、应用化学系(下设新能源与催化材料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下设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无机材料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双双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省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市重中之重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市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各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宁波市“3315”全球高端创业创新团队2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0名,研究生291名。

师资队伍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包括长江学者1名、国家优青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2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省教坛新秀1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30人,博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6%。

科研成果

近五年(2013-201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主持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83项,总经费达到8892.44万元。在主持承担259项纵向项目中,包括了“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等省级课题58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71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701篇;人均SCI论文和TOP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位于全校前列,SCI论文占全校SCI论文的约20%,Top期刊文章已占到SCI文章的27.3%,论文年均增长率为23.1%。授权专利760项,其中发明专利387项。

学术交流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与校内外、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与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阿克隆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多所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人才联合培养与学术合作交流。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自领域的国内外各项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倡导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学风。全面实施院班两级管理制度,提升学工、教务等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推进班级自我管理和规范运行,形成院、班两级互动联动、合力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真正激发基层班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在全面实施导师制基础上,学院构建以师生科研结对、科研沙龙等为基础的本科学生“立体式”创新创业训练体系,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在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学生专利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果,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化工设计竞赛、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化学学科竞赛等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得奖项。

材化学院坚持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秉承包容合作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科研成果突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优质人才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高水平学院。

热门简章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学院 类型 班型 学制 学费 报名状态
化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同等学力 周末班,网络班 2年 2.00万 报名中
化学 化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同等学力 网络班 2年 1.40万 报名中
化学 化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同等学力 网络班 2年 2.40万 报名中
学科教学(化学) 教育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2.5年 2.40万 报名中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同等学力 网络班 2年 1.40万 报名中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宋老师

  • 电 话:

    400-8032-898

  • 微 信: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