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2022年1月由原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与原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类专业整合而成。
建筑与设计学院下设4系1部,即建筑系、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城乡规划系、基础部。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建筑学、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与设计学院拥有建筑学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硕士(MFA)艺术设计领域授权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
建筑与设计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和博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建筑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33位,其中专任教师11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7人(含校聘教授2人),副教授48人;博士生导师 2名,硕士生导师50余名。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名,科技部“十三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1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1 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常委 1 人,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建筑与设计学院现有学校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学生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支政治强、素养高、品行正、作风好,能担立德树人大任的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近年来, 建筑与设计学院教师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 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 人、省级教学成果奖13 项、优秀教材一等奖2 项、二等奖1 项和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二等奖1 项等多项省级教学奖励。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 门、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 门、中国大学 MOOC2 门、国家级数字课程2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 门、江西省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 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 门、“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课程2 门、出版教材40余部,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20余篇。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筑与设计学院与多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举办专题讲座、研讨、竞赛,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40余个。
建筑与设计学院教师共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子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2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 项,教育部首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 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及横向课题150余项,总到账经费3500余万元;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7项。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6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全文转载2篇、EI收录38篇、ISTP收录9篇),出版专著30余部。
建筑与设计学院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新时代江西城镇体系建设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领域,以城乡规划设计所、 乡村建设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院(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品牌设计研究所等四个科研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育人新理念,构建学科群协同发展新模式。建筑与设计学院当前已拥有多个实力雄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领域涉及城乡统筹规划、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智慧照明、智慧健康、信息产品、品牌策划等。
近年来,师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并屡获殊荣。如:第四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金奖和总冠军;在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美国IDEA奖、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等国际重大设计赛事中获得多项大奖,在CIID系列大赛、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竞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等竞赛、江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江西省优秀勘察设计奖、江西之星等省内外大赛中获得100余项奖励。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