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成立于2002年10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该系是我国最早在理科开设的地理学系之一。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于1952年设置了自然地理学专业,1956年设置了经济地理学专业,1959年地质系并入,1961年设置气象学专业,1972年设置水文学专业,成为拥有五个专业的大系,并于1961年在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山大学地理系一度停办。1977年后,地理学系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水文学三个专业先后恢复招生,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1979年地质、气象专业分别独立成系,1993年又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同期又在原地理学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了加强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各个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科的整体实力,中山大学整合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的地理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所有地理学科机构,于2002年10月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水资源与环境系、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四个系,以及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环境遥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遥感中心广东分部、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土地研究中心、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遥感应用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灾害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和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等14个研究开发机构。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于2007年9月被批准为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等4个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具有地理学、水利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工程硕士(水利工程)7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其中,城市与区域规划为地理学与社会学交叉的二级学科点,设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地理学是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9人,讲师21人。其中有中组部千人计划2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特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研究员等11人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是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研究特色且部分分支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校主要地理院系之一。人文地理学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其中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另外土地利用研究、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也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2010年以来,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10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超4亿元。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今后将实施国际化、为地方服务、加强学科交流和资源共享与公平分配的发展策略,引导科研上档次、上水平、促影响,巩固提高人文地理学,振兴自然地理学,超常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和特色的研究型学院。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