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 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联系电话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在职研究生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是一个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17年9月,原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划入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验室、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是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广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西大学多功能计算平台(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南宁分中心)。

经过建设和发展,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教育技术学等七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工程硕士点。与广西大学其他学院共建电力装备与智能信息技术、生物信息学 2个二级博士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点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是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广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示范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也先后被评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目前,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800多人,其中博士生18人,硕士生280多人,本科生1500多人,留学生10多人,是广西大学学生规模较大的学院。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39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2人。教师队伍中,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百人计划”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4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奖1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紧紧围绕着国家和广西经济建设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主线,重点开展了高性能并行计算、协同计算与分布式数据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处理、移动多媒体通信、云计算、互联网软件、大数据分析、医学图像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及其应用、北斗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逐步形成了面向应用、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技术优势与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它项目8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4500多万元。在国际国内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100余篇,其中SCI一区或二区论文3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600多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0多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80多项。获得5项省部级科技奖。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办学方向,注重在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提高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10年来,我院共承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0多项。近五年来,获得10多项目广西教学成果奖、广西创新创业教学教育成果奖。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好,毕业生分配都保持在90%以上,并逐年提升。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所培养的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正秉承“振兴中华、发达广西”的精神和“勤恳朴诚、厚学之新”的校训,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广阔的事业、更加昂扬的志气,更加扎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双一流”建设的行列,为把广西大学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做出积极贡献,努力建成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一流研究教学型学院。

热门简章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学院 类型 班型 学制 学费 报名状态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程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2.5年 2.50万 报名中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2.5年 2.55万 报名中
电子信息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硕士 周末班 3年 1.80万 报名中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宋老师

  • 电 话:

    400-8032-898

  • 微 信:

    eduzaizhi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