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于1932年设立化学系;1940年设立化工系;1962年化学系与化工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1981年化学化工系又分为化学系、化工系;1985年广西工学院工业分析、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有机化工、化工机械专业划归化学系和化工系;1993年化工系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划归电气工程系;1997年广西大学化学系、化工系和广西农业大学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1年增设环境工程教研室;2004年林学院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划归化学化工学院;2008年环境工程教研室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大学环境学院;2009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划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增设能源化学工程系;2018年制药工程专业划归医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划归机械工程学院,撤销制药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化学化工学院教学机构现由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化工系、能源化学工程系、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组成。化学化工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科研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等。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正高职称教师52人,副高职称教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2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90人。双聘院士:侯保荣;广西特聘专家:黄祖强、纪红兵(外聘);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童张法、刘雄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童张法、陈小鹏、周立亚、段文贵、庞起;广西教学名师:童张法、陈小鹏;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张华新、刘海波、李志礼;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带头人:崔学民;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卓越学者:崔学民;广西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秦祖赠、赵祯霞。
化学化工学院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工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4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自治区优势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化工与化学专业群(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应用化学专业)为自治区优势特色建设专业群;化工热力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为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学院与农垦明阳生化公司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化学化工学院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化工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多人。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一级学科)作为“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的核心学科之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同时也是广西“双一流”建设学科、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机化学(二级学科)入选广西重点学科。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包含化学工程与催化、化学工艺、生物与环境化工、应用化学与制药及材料化工等五个学科方向),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五个学科方向),以及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多人。
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国家级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化学实验室、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广西高校资源化工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及1个院士工作站(侯保荣院士)和48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
化学化工学院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服务社会发展。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共承担各类项目857项,总经费1.24亿元,其中国家级129项,总经费4362万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1759篇,其中SCI一区论文42篇,入选ESI全球Top0.1%热点论文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0件,其中专利权转让15件。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并且在广西大学入选ESI全球前1%的材料学、农业科学和工程学中,化学化工学院的贡献率分别为39.35、9.67和6.18%,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化学化工学院定位为研究型学院。通过“双一流”建设,重点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加快建设发展化学一级学科。努力建成在研究方向上布局合理、在师资队伍学缘年龄方面结构合理、在区域资源加工和利用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中西部地区同级同类大学一流研究型学院。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宋老师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